沂蒙山下的李家村,有个姑娘叫李月娥。年方十八,生得眉目如画,一手针线活做得比绣娘还巧。提亲的媒婆踏破了门槛,爹娘却偏选了邻村的张大户家。
明日就是大喜的日子。月娥坐在梳妆台前,铜镜里映出她娇羞的脸。娘送的银簪插在发髻上,发出细碎的光。她摸着嫁衣上的鸳鸯,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,怦怦直跳。
院里传来脚步声,是爹娘。他们没像往常那样进来陪她说话,反而在窗外停住了。月娥屏住呼吸,想听听他们说啥,却听见爹压低的声音,带着几分狠厉:“都安排好了?”
娘的声音发颤:“那药…… 真要下?月娥可是咱亲闺女。” 爹啐了一口:“亲闺女?张家给了五十两银子!你想让你儿子打一辈子光棍?” 月娥手里的梳子 “啪” 地掉在地上。
五十两银子?弟弟娶媳妇确实需要钱,可…… 药?下啥药?月娥的脸瞬间白了,耳朵贴着窗纸,心跳得像要炸开。
“张大户说了,只要月娥生不出娃,他就休了她,到时候银子也不用还。” 爹的声音冷得像冰,“你当真是舍不得?忘了去年旱灾,是谁把咱家从饿死的边缘拉回来的?”
娘没说话,只有低低的啜泣声。月娥浑身发抖,原来爹娘不是把她嫁给张大户当正妻,是要把她推进火坑!张大户都五十多了,听说脾气暴戾,前两任妻子都死得不明不白。
窗外的脚步声远了。月娥瘫坐在地上,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。她想起张大户来下聘时,那双绿豆眼在她身上打转,看得她浑身发毛。当时只当是自己多心,原来……
“不行,不能坐以待毙。” 月娥抹掉眼泪,眼神变得坚定。她得跑,可往哪跑?张家的人明日一早就来接亲,村口肯定有人守着。
她打开衣柜,翻出件最旧的粗布衣裳换上,又把平时攒的几吊钱和一块干粮塞进袖袋。铜镜里的姑娘,素面朝天,眼神里没了娇羞,只有恐惧和决绝。
院里传来爹娘的说话声,像是在商量明日的流程。月娥屏住呼吸,悄悄推开后窗。后墙外是片菜园,再往后是片树林,树林尽头有口枯井,是小时候和伙伴们玩捉迷藏的地方。
她记得那枯井很深,井口被杂草掩着,很少有人去。眼下,只有那里能藏人。月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像狸猫似的窜出后窗,落在菜园的软泥上,没发出一点声响。
刚跑到树林边,就听见娘在屋里喊:“月娥,睡了吗?娘给你端碗安神汤。” 月娥吓得魂飞魄散,加快脚步钻进树林,借着月光往枯井的方向跑。
枯井果然还在,井口被藤蔓和杂草盖得严严实实。月娥扒开杂草,一股潮湿的土腥味扑面而来。她探头往下看,黑黢黢的,深不见底。
“只能这样了。” 月娥咬咬牙,先把粗布衣裳脱下来,铺在井口边的石头上,像是自己跑走了的样子。然后抓住井壁上的石头,一点点往下爬。
井壁很滑,长满了青苔。她好几次差点摔下去,指甲抠得生疼,终于踩到了一块结实的石头。这里离井口有两丈多,能听见上面的动静,却不容易被发现。
刚躲好,就听见树林里传来脚步声。是爹拿着火把,骂骂咧咧地走着:“死丫头,肯定跑了!早知道就该把她锁起来!” 娘跟在后面,声音带着哭腔:“会不会掉进河里了?”
火把的光从井口照下来,晃得月娥睁不开眼。她死死捂住嘴,不敢发出一点声音。心在胸腔里狂跳,像要蹦出来。
“看!这里有件衣裳!” 爹的声音带着兴奋。月娥知道,他看见了自己故意留下的衣裳。“肯定是往河边跑了!走,去河边找找!” 爹拉着娘,脚步声渐渐远去。
月娥瘫坐在石头上,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。她不知道自己在井里待了多久,只听见外面的鸡叫了一遍又一遍,天渐渐亮了。
村里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,是张家来接亲了。月娥捂住耳朵,眼泪又掉了下来。她想象着爹娘如何应付张家,想象着他们发现自己不在时的慌乱,心里五味杂陈。
过了约摸一个时辰,外面传来喧哗声。是张家的人发现新娘不见了,在和爹娘争吵。“你们竟敢骗我们张大户!” 一个粗嗓门喊道,“五十两银子,要么还钱,要么拿人来抵!”
爹的声音带着谄媚:“再宽限几日,我一定把那死丫头找回来!” 娘在一旁哭哭啼啼,不知说了些啥。接着是砸东西的声音,像是张家的人在掀桌子。
月娥的心揪紧了。她恨爹娘狠心,却也舍不得他们被欺负。可她知道,自己不能出去,出去就是羊入虎口。
外面的动静渐渐小了。又过了许久,太阳升到了头顶,井里也有了一丝光亮。月娥饿了,从袖袋里掏出干粮,小口小口地啃着,像只受惊的兔子。
突然,井口传来 “窸窸窣窣” 的声音。月娥吓得缩成一团,以为是爹娘找来了。一个脑袋探了进来,是张大户家的家丁,脸上带着狞笑:“果然在这里!看你往哪跑!”
月娥吓得魂都没了,往井壁里缩。家丁找来根绳子,系在井口的树上,就要往下爬。就在这时,井口突然传来一声惨叫。月娥抬头,看见家丁的身子晃了晃,掉了下去,摔在离她不远的地方,不动了。
一个穿着青布短褂的后生探进头来,脸上沾着血,手里拿着根扁担。是村里的猎户王虎子,平时沉默寡言,却总在她被欺负时偷偷帮忙。
“月娥,快上来!” 虎子的声音有些发颤。月娥愣住了:“你…… 你咋来了?”“别问了,快!” 虎子把绳子放下来。月娥抓住绳子,虎子用力往上拉,很快把她拉出了枯井。
井边还躺着两个家丁,都被打晕了。虎子拉起月娥就跑:“张家的人还在村里搜,我带你去山里躲躲。” 月娥跟着他跑,脚下的石子硌得生疼,却不敢停下。
跑到半山腰的一间破庙里,虎子才停下来。他递给月娥一个水囊:“先喝点水。” 月娥接过水囊,看着他脸上的伤:“你…… 你为啥要救我?”
虎子挠了挠头,脸有些红:“我…… 我看你爹娘不是东西,张大户也不是好人。你不该嫁给他。” 月娥想起小时候,虎子总把打来的野兔分给自己一半,心里暖暖的。
“我爹娘…… 他们会咋样?” 月娥问。虎子叹了口气:“张家的人把你家的东西都搬走了,说三日之内不还钱,就拆你家的房子。” 月娥的眼泪又掉了下来,却没哭出声。
破庙里阴暗潮湿,角落里堆着些干草。虎子把干草铺在地上:“你先在这儿歇歇,我去给你找点吃的。” 月娥点点头,看着他消失在树林里,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。
虎子很快回来了,手里拿着几个野果和一只烤熟的山鸡。“趁热吃。” 他把山鸡递给月娥,自己啃着野果。月娥咬了口山鸡肉,眼泪掉在肉上:“虎子哥,谢谢你。”
“谢啥。” 虎子的脸更红了,“等过了这阵风头,我送你去投奔你姑母吧。她在邻县,张大户的手伸不了那么长。” 月娥这才想起,自己还有个姑母,是娘的妹妹,当年因为和娘吵架,多年没来往了。
在破庙里躲了三日,虎子每天都出去打探消息。他说,张家的人没找到月娥,真的把李家的房子拆了,爹娘不知去了哪里。月娥听了,心里空落落的,却也松了口气。
第四日一早,虎子背着个包袱,对月娥说:“走吧,去邻县。” 包袱里是他打猎攒的银子,还有两件干净的衣裳。月娥看着他,突然说:“虎子哥,我不投亲了。”
虎子愣了:“那你想去哪?” 月娥抬起头,眼里闪着光:“我想跟你学打猎,自己养活自己。” 虎子的眼睛亮了:“你…… 你不怕苦?” 月娥摇摇头:“再苦,也比被人卖了强。”
于是,月娥没去投奔姑母,而是跟着虎子在山里住了下来。虎子在山坳里找了间废弃的猎户屋,收拾了一下,就算是他们的家了。
虎子教月娥辨认草药,教她设陷阱,教她拉弓射箭。月娥学得很快,不到半年,就能自己打到兔子和山鸡了。她的手磨出了茧子,皮肤晒黑了,却比以前更结实,眼神里也多了股韧劲。
有次两人一起去打猎,遇上了一头野猪。野猪扑向月娥,虎子想都没想就挡在她面前,被野猪拱倒在地,腿上划了道深可见骨的口子。月娥举起弓箭,一箭射进野猪的眼睛,野猪惨叫着跑了。
她跑过去扶起虎子,眼泪掉在他的伤口上:“你咋这么傻!” 虎子忍着疼,笑了笑:“我是男人,该护着你。” 月娥看着他,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。
这年冬天,山里下了场大雪。两人围在火堆旁,月娥给虎子缝补衣裳。虎子看着她,突然说:“月娥,你…… 你愿意嫁给我不?我没啥大本事,但我能让你吃饱穿暖,一辈子对你好。”
月娥的脸一下子红了,低下头,手里的针线却停了。半晌,她抬起头,眼里闪着泪光:“我愿意。” 虎子愣了一下,随即咧开嘴笑了,笑得像个孩子。
他们没有办婚礼,只在火堆旁拜了天地。月娥把头上的银簪取下来,插在虎子的头发上:“这是我娘给我的,现在给你,算是聘礼。” 虎子把银簪取下来,重新插回她头上:“还是你戴着,好看。”
开春后,两人在山坳里开了片荒地,种上了玉米和土豆。虎子打猎,月娥种地,日子虽然清苦,却过得踏实。月娥偶尔会想起爹娘,不知道他们过得咋样,心里有些牵挂,却再也没去找过他们。
这年秋末,月娥生下了个儿子,取名叫虎妞,虽然是男孩,却取了个女孩名,因为虎子说,希望儿子像月娥一样勇敢。虎妞满月那天,山下来了个陌生的老汉,说是月娥的姑母派来的。
老汉带来了姑母的信,说她听说了月娥的事,很是心疼,让月娥有空去看看她。还说,李家村的张大户,因为强抢民女,被官府抓了,家产也被抄了。
月娥看着信,眼泪掉了下来。她对虎子说:“咱去看看姑母吧。” 虎子点点头:“好。” 两人收拾了一下,抱着虎妞,往邻县走去。
姑母见了月娥,抱着她哭了半天:“傻孩子,受委屈了。” 姑母告诉月娥,她爹娘后来去投奔她了,只是羞于见月娥,一直没说。月娥听了,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。
从姑母家回来,月娥和虎子依旧在山里过日子。只是他们不再只靠打猎种地,月娥还把自己采的草药拿到山下去卖,虎子打的野味也很受欢迎,日子渐渐好了起来。
虎妞长到三岁,就能跟着他们去山里玩了,看见兔子就喊:“爹,娘,快看!” 月娥看着儿子,想起自己当年在枯井里的绝望,再看看身边的虎子,心里暖暖的。
有人问月娥,恨不恨爹娘。月娥总是说:“以前恨,现在不恨了。要不是他们,我也遇不上虎子,过不上现在的日子。” 虎子在一旁听着,握住她的手,眼里满是温柔。
几年后,官府在山里设了驿站,方便来往的客商歇脚。月娥和虎子在驿站旁边开了家小饭馆,卖些野味和山野菜,生意很是红火。月娥的手艺好,炖的野鸡汤,香得能引来十里地外的人。
有次,两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饭馆门口,月娥见他们可怜,给了他们两碗热汤面。乞丐抬起头,月娥愣住了 —— 是她的爹娘。
爹娘也认出了她,扑通一声跪在地上,老泪纵横:“月娥,爹错了,娘错了……” 月娥的眼泪掉了下来,拉起他们:“快起来,进屋说话。”
原来,爹娘被张家赶出来后,流落到邻县,靠乞讨为生。后来听说张大户被抓了,才敢回来,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月娥。
虎子走过来,对月娥说:“让他们留下吧,帮着看看店。” 月娥点点头,眼里闪着泪光。爹娘留了下来,帮着洗碗择菜,话不多,却总是偷偷看着月娥,眼里满是愧疚。
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,月娥又生了个女儿,取名叫念井,是为了记住那口救了她一命的枯井。念井长得像月娥,眉眼间却有虎子的英气。
村里的老人们说起月娥的故事,总爱念叨:“这姑娘命大,也心善。掉进枯井都能爬出来,还能原谅狠心的爹娘,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”
月娥听了,只是笑。她知道,自己能活下来,靠的不只是运气,还有虎子的帮助,还有自己没放弃的勇气。那口枯井,不仅是她的避难所,更是她人生的转折点。
如今的李家村,那口枯井还在,只是被村里人用石头填了一半,上面盖了间小庙,说是为了纪念月娥的重生。来往的客商路过,总会去庙里拜拜,听村里的老人讲那个姑娘梳妆待嫁,听父母谈话有蹊跷,跳进枯井逃过一劫的故事。
他们说,人生就像那口枯井,看似绝境,说不定就是生路。关键是在危难时刻,要有月娥那样的决断和勇气,也要有虎子那样的善良和担当。
而月娥和虎子,依旧守着他们的小饭馆,看着孩子们长大,看着爹娘渐渐老去。饭馆的墙上,挂着一张弓和一把采药的小锄,像是在诉说着那段从枯井里爬出来的岁月,那段从绝望中开出花来的人生。